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安厘王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安厘王(安釐王)

    拼音:ān xī wáng
    注音:ㄢ ㄌㄧˊ ㄨㄤˊ

    词语解释

    • 安釐王 ānxīwáng

    • [An Xi monarch of Wei state] 名圉( yù),魏国第六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前243)。釐, xī,同“僖”
  • 安厝    āncuò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安葬。
  •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拼音: 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简拼: awxyh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解释: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例子: 章炳麟《菌说》:“‘~’,事之由妄想而者,岂独胚胎然哉?” 谒后语: 谜语:
  • 安史    唐 安禄山 、 史思明 的并称。 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宣宗》: “ 安史 作逆以后, 河 北乱, 淄青 乱…… 泽潞 乱, 而 唐 终不倾者, 东南为之根本也。”
  • 安危相易    ān wēi xiāng yì 【解释】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拼音码】awxy【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指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
  •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拼音:ān shǐ zhī luàn 注音:ㄢ ㄕㄧˇ ㄓㄧ ㄌㄨㄢˋ 词语解释 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 安危与共     安危与共拼音:ān wēi yǔ gòng 注音:ㄢ ㄨㄟ ㄧㄩˇ ㄍㄨㄙˋ 成语解释安危与共【拼音】:ān wēi yǔ gòng【解释】: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安危    平安与危险。    ▶ 《管子‧参患》: “君主之所以尊卑, 国之所以安危者, 莫要于兵。”    ▶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盖民情风教, 国家安危之本也。”    ▶ 宋 苏轼 《次韵李修孺留别》之一: “岂意青天扫云雾, 尽呼黄发寄安危。”    ▶ 孙继先 《强渡大渡河》: “他肩上担着关系全军安危的担子哪。”
  • 安吉利科    [Angelico, Fra]原名Guido di Pietro。(1400?佛罗伦萨 维基奥~1455.2.18,罗马) 意大利画家,活跃于佛罗伦萨的多米尼克会修士。1417~1425年间的某个时候,他在菲耶索莱成为圣多米尼克修道院的修士,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画手抄本装饰画和祭坛画。他受马萨乔运用建筑透视法的影响很大。最早期的杰作是一巨幅三联画《亚麻布商人祭坛画》(1433~1436),是为亚麻布商人行会绘制的,镶在雕刻家L.吉贝尔蒂设计的大理石圣坛中。最有名的作品是在佛罗伦萨圣马可隐修院的湿壁画(约1440~1445),以及梵蒂冈教皇尼古拉五世礼拜堂里的湿壁画(约1448~1449)。他是15世纪最伟大的湿壁画画家之一,影响了一批大师级画家如F.F.利比;B.戈佐利是他的学生之一。
  • 安卧      1.  安稳卧息。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年三十当疾步, 年四十当安坐, 年五十当安卧。”    2.  比喻无忧无虑。    ▶ 《梁书‧贺琛传》: “恶人日滋, 善人日蔽, 欲求安卧, 其可得乎!”
安厘王是什么意思,安厘王的中文解释,安釐王是什麽意思安厘王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