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篆刻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虫书、刻符分别为 秦 书八体之一, 西汉 时蒙童所习。 因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 “或问: ‘吾子少而好赋?’曰: ‘然, 童子雕虫篆刻。 ’俄而曰: ‘壮夫不为也。 ’”亦省作“ 雕篆 ”。
▶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敢寓言于雕篆, 庶仿佛于众妙。”
▶ 李周翰 注: “雕篆, 谓文字也。”
▶ 宋 秦观 《论议下》: “雕篆相夸, 组绘相侈, 苟以哗世取宠而不适于用。”
- 雕虫 指写作诗文辞赋。 ▶ 《北史‧薛道衡传》: ...
- 篆刻 zhuànkè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
- 虫篆 1. 犹虫书。 ▶ 晋 成公绥 《隶书体》: “虫篆既繁, 草槁近伪, 适之中庸, 莫尚于隶。” ▶ 《陈书‧顾野王传》: “长而遍观经史, 精记嘿识, 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 无所不通。” ▶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斜月尚明, 有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 向月检书, 固 步觇之, 不识其字, 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 又非梵书。”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魏‧王粲传》云: 邯郸淳 博学有才章, 善《苍》《雅》虫篆。”参见“ 虫书 ”。 2. 犹雕虫。 喻指末技。 ▶ 《后汉书‧杨赐传》: “造作赋说, 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 ▶ 李贤 注: “《法言》曰: ‘赋者, 童子雕虫篆刻, 壮夫不为也。 ’”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 “《玄经》不期赏, 虫篆忧散乐。” 3. 借指虫鱼之学。 ▶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或苟求虫篆, 未尽力于《丘》《坟》;或独徇波澜, 不寻源于《礼》《乐》。”参见“ 虫鱼 ”。
- 雕虫 指写作诗文辞赋。 ▶ 《北史‧薛道衡传》: “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雕虫, 道衡 每有所作, 南人无不吟诵焉。” ▶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 长卿 消渴, 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 见雕虫之都废。”参见“ 雕虫篆刻 ”。
- 老雕虫 lǎodiāochóng[write for months and years on end] 指长年累月埋头写诗作文。雕虫,比喻小技,小道
- 雕虫手 指擅长诗文的人。 ▶ 朱祖谋 《望江南》词: “雕虫手, 千古亦才难。”参见“ 雕虫篆刻 ”。
- 篆刻虫雕 喻指小技。 ▶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三: “篆刻虫雕笑壮夫, 凿山铸铁叹 阳湖 。”
- 雕虫刻篆 见“ 雕虫篆刻 ”。
- 雕虫小事 犹言雕虫小技。 ▶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 “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 往往归咎于 稹 。 尝以为雕虫小事, 不足以自明。”参见“ 雕虫篆刻 ”。
- 雕虫小巧 犹言雕虫小技。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张祜》: “ 祜 雕虫小巧, 壮夫不为。”参见“ 雕虫篆刻 ”。
- 雕虫小技 diāo chóng xiǎo jì 【解释】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出处】《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示例】这些玩意儿,尽是些~,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东荡西驰的本领。(《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拼音码】dcxj【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字技巧【英文】insignificant skill
- 雕虫小艺 diāochóng-xiǎoyì(1)[insignificant skill;literary skill of no order] 虫: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亦作自谦文字卑陋之词笺记风动,表议云飞,雕虫小艺,无累大道。――沈约《武帝集序》(2)亦作“雕虫小技”
- 雕虫末伎 见“ 雕虫末技 ”。
- 雕虫薄技 犹言雕虫小技。 ▶ 清 陈维崧 《满庭芳‧赠表兄万大士》词: “少日亲情, 两家中表, 羊车竞戏阶前。 雕虫薄技, 里塾又随肩。”参见“ 雕虫篆刻 ”。
- 雕蚶镂蛤 diāo hān lòu gé 【解释】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拼音码】dhlg
- 雕蟲刻篆 见“雕蟲篆刻”。
- 雕蟲小事 又作:雕虫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