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籍伍符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尺籍伍符"造句
  •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 尺籍:      1.  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  ...
  • 伍符:      1.  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  ...
  • 籍伍:    犹籍戎。    ▶ 明 何大复 《点兵行》: “富豪输钱脱籍伍, 贫者驱之充介胄。”
  • 尺籍:      1.  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    ▶ 《史记‧循吏列传》: “﹝ 子产 为相﹞五年, 士无尺籍, 丧期不令而治。”    ▶ 张守节 正义: “言士民无一尺方板之籍书。”参见“ 尺籍伍符 ”。    2.  指军籍。    ▶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金陵登览》: “有修武郎某人, 脱尺籍, 与其媪然指苦行, 前后化钱帛, 助土木, 费以万计。”
  •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相关词汇

        尺籍:      1.  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  ...
        伍符:      1.  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  ...
        籍伍:    犹籍戎。    ▶ 明 何大复 《点兵行》: “富豪输钱脱籍伍, 贫者驱之充介胄。”
        伍符:      1.  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夫士卒尽家人子, 起田中从军, 安知尺籍伍符。”    ▶ 司马贞 索隐: “伍符者, 命军人伍伍相保, 不谷奸诈。”    2.  泛指军队中的簿册。    ▶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 “稽京营积年之额, 核班军累岁之饷, 尺籍伍符之必计, 而一粒一锾之不遗。”    ▶ 马建忠 《上李伯相论漠河开矿事宜禀》: “计名授地, 悉准营制……召募之众, 法亦如之, 使伍符尺籍按册可稽。”    3.  指军队。    ▶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 “重喜登贤苑, 方日佐伍符。”    ▶ 宋 曾巩 《节相制》: “逮后王之更造开阡陌以居民, 隶伍符者, 身不受于一廛, 仗齐钺者, 位不连于九棘。”    ▶ 明 方孝孺 《书夷山稿序后》: “吾观 四明 蔡先生 羁寓数千里外, 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
        尺籍:      1.  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    ▶ 《史记‧循吏列传》: “﹝ 子产 为相﹞五年, 士无尺籍, 丧期不令而治。”    ▶ 张守节 正义: “言士民无一尺方板之籍书。”参见“ 尺籍伍符 ”。    2.  指军籍。    ▶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金陵登览》: “有修武郎某人, 脱尺籍, 与其媪然指苦行, 前后化钱帛, 助土木, 费以万计。”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尺籍短书:    指儒家经籍之外的书籍。    ▶ 汉 王充 《论衡‧谢短》: “二尺四寸, 圣人文语, 朝夕讲习, 义类所及, 故可务知。    ▶ 汉 事未载于经, 名为尺籍短书, 比于小道, 其能知, 非儒者之贵也。”参见“ 尺书 ”。
        尺素:      1.  小幅的绢帛。 古人多用以写信或文章。    ▶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 吕向 注: “尺素, 绢也。 古人为书, 多书于绢。”    ▶ 《文选‧陆机<文赋>》: “函绵邈于尺素, 吐滂沛乎寸心。”    ▶ 刘良 注: “素, 帛也。 古人用以书也。”    2.  泛指小幅纸张。    ▶ 宋 韩驹 《题画太一真人》诗: “ 龙眠 画手老入神, 尺素幻出真天人。”    ▶ 宋 魏了翁 《跋尤氏<遂初堂藏书目录>序后》: “ 晁文元 累世所藏, 自中原无事时已有火厄。 至 政和 甲午之灾, 尺素不存。”    ▶ 刘师培 《与友人论文书》: “谐锺律于朱弦, 彰玄黄于尺素。”    3.  指书信。    ▶ 《周书‧王褒传》: “犹冀苍雁赬鲤, 时传尺素;清风朗月, 俱寄相思。”    ▶ 唐 张九龄 《当涂界寄裴宣州》诗: “委曲风波事, 难为尺素传。”    ▶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九日》词: “残更目断传书雁, 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 准拟相看似旧时。”
        尺简:      1.  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 长一尺二寸, 或倍之, 故称。    ▶ 《尸子》卷上: “明王之道易行也……书之不盈尺简, 南面而立, 一言而国治。”    ▶ 南朝 梁 徐勉《修五礼表》: “及 东京 曹褒 , 南宫制述, 集其散略, 虽写以尺简, 而终阙平奏。”    2.  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 《新唐书‧艺文志序》: “ 安禄山 之乱, 尺简不藏。”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及 广明 初, 黄巢 干纪, 尺简无存。”
        尺纸:      1.  信函。    ▶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 “复裁少字, 宣志于 璞 , 聊因尺纸, 使卿等具知厥心。”    ▶ 宋 司马光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诗: “西风时有意, 尺纸慰离群。”    ▶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二: “尺纸不复到门下, 非敢慢也, 势固如此。”    2.  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 “其亦何惜须臾之听, 尺纸之议, 博问而极陈之, 使其事白, 固有补于天下, 不独一时为 宗旦 发也。”    3.  小幅纸张。    ▶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唐彦猷谈奉得达二帖赞》: “遒媚之观, 在此尺纸。”
        尺笺:    指书信。    ▶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汪彦章誉望求贤荐书》: “古道之存, 存乎尺笺, 盍思乎勉旃!”
        尺组:      1.  短的组绶, 小官所系。    ▶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五: “读书三十年, 腰下无尺组。”    ▶ 唐 钱起 《酬考功员外见赠佳句》诗: “ 上林 谏猎知才薄, 尺组承恩愧命牵。”    ▶ 清 钱谦益 《云间董得仲投赠三十二韵依次奉答》: “筹边摅尺组, 断国引长编。”    2.  指带子。    ▶ 章炳麟 《哀韩赋》: “ 孟贲 不能挽其素车兮, 儿说 不能解其尺组。”
        尺绳:    本指工匠量长短、较曲直的工具, 引申为约束, 拘囿。    ▶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盖去古法愈远, 而倜傥跅弛之士, 其不谐尺绳于科目, 受羁馽于铨曹者, 少得以自达矣。”
        尺码:    chǐmǎ(~儿)①尺寸(多指鞋帽):各种~的帽子都齐全。②尺寸的大小;标准:两件事性质不一样,不能用一个~衡量。

其他语言

        尺籍伍符的俄语:реестры частей и бирки подразделений (учитывавших подвиги каждого пятка и воина)

相邻词汇

  1. "尺码"什么意思
  2. "尺竹伍符"什么意思
  3. "尺笺"什么意思
  4. "尺简"什么意思
  5. "尺籍"什么意思
  6. "尺籍短书"什么意思
  7. "尺素"什么意思
  8. "尺纸"什么意思
  9. "尺组"什么意思
  10. "尺绳"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

Last modified time:Thu, 14 Aug 2025 00:29:56 G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