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件造句
例句与造句
- 受压木构件容许长细比
- 受弯木构件挠度容许值
- 弧形木构件抗弯强度修正系数68
- 原木构件计算截面67
- 承重木构件用胶粘剂.试验方法.第2部分:耐剥离性的测定
- 用木构件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木构件紧固件.木构件的连接件规范包括勘误ac - 2000
- 建筑木材.第4部分:木结构耐火性.第1节:木构件耐火性计算推荐标准
- 承重木构件用胶粘剂.试验方法.第4部分:测定木材收缩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承重木构件用粘接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纵向拉伸剪切强度中粘结强度的测定
- Dtu 31 - 3 .与金属板紧固件或结点板相连接的木构件.第1部分:技术规范.第2部分:特别条款
- 针对木材横纹局压的受力特点和加固目标,本文提出“插筋法”增强古建筑木构件的横纹局压承载力的技术,研究增强机理和加固后的力学性能,探讨制作工艺及在应县木塔中的应用问题。
- 2 、通过对28根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和2根原木构件所进行的抗弯性能试验,得到以下结论: ( 1 )手糊工艺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复合材料结构构件制作方法,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构件性能的离散性偏大; ( 2 )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抗弯性能的主要参数包括:纵向碳纤维铺设层数、环向抗剪纤维用量、结合面粘结性能以及基材性能等。
- 依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了抬梁式殿堂木结构构件及结构模型,对中国古代木结构中的典型构造如:柱脚在础石顶面平搁简支、柱架榫卯连接、柱高不越间之广、侧脚、生起、斗拱等的构造机理及结构功能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实验研究: (一)通过木柱石础静摩擦试验,测定了柱脚与石础古镜面间的摩擦系数及摩擦力随上部结构荷载变化的规律; (二)通过单柱承载力试验,测定了古建筑中木柱的受力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模型材料的变形模量、极限承载力、极限变形等参量; (三)通过柱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测定了柱架的抗侧移刚度、柱架恢复力特性及滞回曲线、榫卯张角刚度及其变化规律、柱架及榫卯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变形、及榫卯减振参数; (四)通过斗?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受压试验,测定了古建筑木构件与木构件间摩擦系数,斗?抗侧移刚度,斗?恢复力特性及滞回曲线,斗?抗压极限承载力及受力变形规律; (五)通过抬梁式殿堂间架模型振动台试验,测定了殿堂木构架结构自振周期,地震反应振形、阻尼特性及阻尼比;按结构分层特点对柱脚、柱头和斗?层上的屋盖的地震反应采用多点同步测量,对柱根滑移、榫卯变形、斗?的变形、复位、耗能减振参数等进行了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