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佛教语。 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 唯有内心, 无心外之法。 也称唯识。 语本《华严经‧十地品》: “三界所有, 唯是一心。”
▶ 《楞伽经》: “由自心执著, 心似外境转, 彼所见非有, 是故说唯心。”参见“ 唯识 ”。
2. 即唯心主义。
▶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倘以为文艺可以改变环境, 那是‘唯心’之谈, 事实的出现, 并不如文学家所豫想。”
▶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 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 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参见“ 唯心主义 ”。
- 唯 wéi ㄨㄟˊ1)义同“惟”①:~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
- 心 xīn ㄒㄧㄣˉ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 唯心论 wéixīnlùn唯心主义。
- 唯心主义 wéixīn zhǔyì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的叫主观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成是客观精神的体现或产物的叫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一般是剥削阶级的世界观。
- 唯心史观 wéixīn-shǐguān见于〖历史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zhǔguānwéixīnzhǔyì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派别,否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存在只是‘我’的感觉,物质世界只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
- 历史唯心主义 lìshǐ wéi xīn zhǔyì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
- 客观唯心主义 kèguān wéixīn zhǔyì唯心主义的一个派别,主张有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精神 ’或‘理’,认为物质世界是这种‘精神 ’或‘理’的体现或产物。
- 唯妙唯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非常逼真。
- 唯复 还是。 用在疑问句, 表示选择。 ▶ 宋 杨万里 《夏夜玩月》诗: “上下两轮月, 若个是真底?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
- 唯喏 见“ 唯诺 ”。
- 唯唯连声 唯唯连声拼音:wěi wěi lián shēng 注音:ㄨㄟˇ ㄨㄟˇ ㄌㄧㄢˊ ㄕㄥ 成语解释唯唯连声【拼音】:wěi wěi lián shēng【解释】: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出处】:《史记·赵世家》:“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示例】:船家~,搭扶手,请上了船。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 唯恐天下不乱 唯恐天下不乱 基本解释: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