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疣附赘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uán yóu fù zhuì
【解释】比喻累赘无用之物。
【出处】《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拼音码】xyfz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悬疣 见“ 悬疣附赘 ”。
- 附赘 见“ 附赘县疣 ”。
- 附赘悬疣 fù zhuì xuán yóu 【解释】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出处】《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悬疣。”【示例】写文章应力求简洁,一切~尽量删除。【拼音码】fzxy【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 附赘县疣 附生在皮肤上的小瘤。比喻多馀无用之物。
- 悬痈 亦作“悬雍”。 1. 小舌。 ▶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 “方闭息时, 常卷舌而上, 以舐悬痈, 虽不能到, 而意到焉, 久则能也。” ▶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下: “时余悬雍(俗呼小舌)间生一小疮, 两月馀不愈。” 2. 中医病名。 一生于会阴处, 又名骑马痈。 一生于腭上, 为初生小儿之症。 ▶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悬痈》: “悬痈, 生会阴穴。”注: “此证一名骑马痈。” ▶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悬痈》: “腭上肿起, 号悬痈。”注: “凡喉里上腭肿起如芦箨盛水状者名曰悬痈。” 3. 以形容脉象。 ▶ 《素问‧大奇论》: “脉至如悬雍, 悬雍者, 浮揣切之益大。”
- 悬皷 悬皷(懸皷)拼音:xuán gǔ 注音:ㄒㄨㄢˊ ㄍㄨˇ 词语解释见“ 悬鼓 ”。
- 悬瓢 1. 葫芦瓢。 古代用为盛酒器。 ▶ 唐 张说 《咏瓢》: “美酒酌悬瓢, 真淳好相映。” 2. 相传 许由 饮水无杯, 有人赠以一瓢, 由 饮毕, 悬于树上。 后以为隐居的典故。 ▶ 南唐 李中 《赠蒯亮处士》诗: “吾君侧席求贤切, 未可悬瓢枕碧流。”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琴操》。
- 悬目 见“ 悬门抉目 ”。
- 悬瓠 古城名。 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 故名。 ▶ 隋 唐 为 蔡州 治所。 ▶ 唐宪宗 元和 十二年, 李诉 雪夜进军, 擒 吴元济 于此。 后泛指擒敌之处。 ▶ 清 赵翼 《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 “半夜遂成 悬瓠 擒, 胆落 金陵 东海 鲤。”
- 悬眸 见“ 悬门抉目 ”。
- 悬瓈 悬瓈(懸瓈)拼音:xuán lí 注音:ㄒㄨㄢˊ ㄌㄧˊ 词语解释见“ 悬黎 ”。
- 悬眼 1. 见“ 悬门抉目 ”。 2. 古时城守的一种设备。 ▶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城制‧悬眼图说》: “悬眼, 制每垛当中, 自城面平为孔, 高九寸, 约砖三层……必有此悬眼, 贼远则了之, 垛口铳矢射之。 贼近, 我兵不出头, 以身藏垛下, 于悬眼内下视。 攻城者虽有铳矢无所施, 若到城下, 一见无遗, 即将矢石铳子火桶掷之, 无不可者。”
- 悬璧 1. 用悬黎制成的璧。 ▶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 “握中有悬璧, 本自 荆山 璆。”参见“ 悬黎 ”。 2. 悬挂着的璧玉。 ▶ 《初学记》卷一引《尚书中候》: “日月若悬璧, 五星若编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