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擂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ǎ lèitái
见〖擂台〗。
- 打擂 打擂台。 ▶ 明 无名氏 《王矮虎大闹东...
- 台 1)(①~⑤臺,⑥檯⑦颱)tái ㄊㄞˊ2)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3...
- 打擂 打擂台。 ▶ 明 无名氏 《王矮虎大闹东平府》第二摺: “今有 关西 一个偌大汉, 名是 吕彦彪 , 世之无敌。 他为首领, 要与人打擂。” ▶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三: “例如有一本说 秦琼 打擂的评书, 说 秦琼 一上了擂台就被早已要捉拿他的官府捉进狱里去。”参见“ 打擂台 ”。
- 擂台 lèitái原指为比武所搭的台子。‘摆擂台 ’指搭了台欢迎人来比武,‘打擂台 ’是上擂台参加比武。现比赛中多用‘摆擂台 ’比喻向人挑战,用‘打擂台 ’比喻应战。
- 摆擂台 bǎilèitái搭起擂台招人来比武。现比喻欢迎人来应战或参加竞赛。也说摆擂。
- 打救 拯救;营救。 ▶ 清 陈天华 《警世钟》: “千斤担子肩上担, 打救同胞出水火。” ▶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 “不说, 就好像看着一个人沉溺在水里, 袖手旁观地不肯打救他的一样。”
- 打散 1. 犹拆散。 ▶ 明 梁辰鱼 《巫山十二峰‧怀人》套曲: “双双配偶, 是谁打散?” 2. 谓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 如: 这套瓷器不要打散了。 3. 旧谓祭奠后把供品分与众人。 也称散福。 ▶ 《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 “一齐拿上来与梵僧打散, 登时把梵僧吃的楞子眼儿。” ▶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老和尚﹞先捧到 牛布衣 柩前奠了酒, 拜了几拜, 便拿到后边与众人打散。” II宋 元 戏曲术语。 每场杂剧演完, 附加一段表演, 作为整个演出的结束, 称“打散”。 亦泛指曲艺歌舞。 ▶ 《水浒传》第五一回: “如今现在勾栏里说唱诸般品调, 每日有那一般打散: 或是戏舞, 或是吹弹, 或是歌唱, 赚得那人山人海价钱。”
- 打撺鼓儿 打鼓撺掇角色上场。 喻鼓动, 怂恿。 ▶ 《水浒传》第二四回: “ 王婆 打着撺鼓儿道: ‘说的是。 ’ 西门庆 奖了一回, 便坐在妇人对面。”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 贾清夫 又打着撺鼓儿道: ‘多拿些酒出来, 我们要吃得快活, 公子是不亏人的。 ’”
- 打整 dǎ zheng〈方〉收拾;准备。
- 打撺 角色在舞台上进进出出, 跑来跑去。 ▶ 《水浒传》第八二回: “这五人引领着六十四回队舞优人, 百二十名散做乐工, 搬演杂剧, 装孤打撺。”
- 打斋 1. 谓僧家沿门募化乞食。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 “相公可到我庵中作寓, 早晚可以攻书, 自有道者在外打斋, 不烦薪水之费。” ▶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 “凡巡山擒妖、寻洞除怪的勾当, 他都推三阻四, 要是化缘打斋, 他几曾落在后面。” 2. 指念经做法事。 ▶ 《金瓶梅词话》第三四回: “东庙里打斋, 西寺里修供, 舍经施像, 那里没求。” ▶ 《廿载繁华梦》第四回: “ 伍姨太太 暗忖 邓奶奶 死得好冤枉, 便欲延请僧尼道三坛, 给 邓奶奶 打斋超度。” ▶ 《羊城晚报》1982.8.2: “尽管监拆人员一再表示不相信该楼有鬼, 但却仍然打算在拆卸期间安排‘打斋’, 以平息可能出没于该处的‘鬼魂’云云。”
- 打撒手儿 放手不管。 ▶ 《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 “昨日七月内 玉皇庙 打中元醮, 连我只三四个人儿, 到没个人拿出钱来, 都打撒手儿。” ▶ 《红楼梦》第一○一回: “ 贾琏 一路摔帘子进来, 冷笑道: ‘好啊!这会子都不起来, 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 ’” ▶ 《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 王夫人 本嫌他, 也打撒手儿。”
- 打斗 dǎdòu打架争斗;厮打搏斗:影片中有警匪~的场面。
- 打撑 支撑, 支持。 ▶ 元 张养浩 《雁儿落兼得胜令》曲: “早是不能行, 那更鬓星星, 镜里常嗟叹, 人前强打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