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板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ǎ bǎnzǐ
[flog with the bamboo;cane] 旧时用竹片打罪人的刑罚
- 打 dǎ ㄉㄚˇ1)击,敲,攻击:~击。殴~。~杀。2)放出,发出,注入,...
- 板子 bǎn zi①片状的较硬的物体(多指木质的)。②旧时拷打或施行体罚用的...
- 板子 bǎn zi①片状的较硬的物体(多指木质的)。②旧时拷打或施行体罚用的长条形的木板或竹片。
- 呱打板 见“ 呱哒板 ”。
- 丁板子 切菜的砧板。 ▶ 周立波 《盖满爹》: “农民谈起今年的雪凌比哪一年都大; 资江 结了冰;塘里冰块有丁板子厚。”
- 七板子 亦作“七板儿”。 秦淮河 上一种有篷而周围无走沿的小游艇。 ▶ 《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 “窗户外头河下一只七板子, 坐着一位小姑娘。” ▶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秦淮河 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 一是大船;一是小船, 就是所谓‘七板子’。” ▶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 “又或佣雇外间庖人, 载以七板儿两只, 谓之火食船。”
- 吃板子 挨板子。 指受笞刑。 ▶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 “一说, 就‘伤雅’, 会累得‘老爷’不便再雅, 只好立刻还俗, 赏吃板子, 至少是给一种什么罪案的。”
- 挨板子 ái bǎnzi[suffer a beating] 比喻受批评或受处分老账没还,又背新账,这不是找着挨板子吗?――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
- 杉板子 即舢舨。 一种用桨划的小船。 ▶ 清 怡云轩主人 《平夷录‧粤信》: “查 英 夷兵船只有三只, 馀皆杉板子。”
- 老板子 熟练的赶车人。 ▶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 “赶车的老板子焦躁不安地吆喝着, 把鞭子甩得啪啪响。” ▶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不过站在车辕上, 穿着皮靰鞡的老板子, 都那样小, 他们却把带红繐的长鞭摇得在空中哨叫。”
- 打枣竿 打枣竿拼音:dǎ zǎo gān 注音:ㄉㄚˇ ㄗㄠˇ ㄍㄢ 词语解释 一作《打草竿》。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流行于北方。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
- 打来回 谓到达目的地后再返回原地。 ▶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四: “你开快点, 四档大油门, 跑八十迈(公里), 十五分钟打来回!”
- 打枪 dǎqiāng①发射枪弹。②见〖枪替〗。
- 打杠子 用棍子打人, 拦路抢劫。 比喻夺取别人利益。 ▶ 梁斌 《红旗谱》三四: “可没有想到, 一出门就碰上打杠子的。”
- 打架 dǎ jià互相争执殴打:有话好说,不能~。
- 打杈 dǎchà[prune] 砍去、切断或掐去植物的不需要的枝、芽使形态美观或结更多的果实
- 打柭柭 古时的一种儿童游戏。 ▶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 “二月二日曰龙抬头……小儿以木二寸, 制如枣核, 置地而棒之, 一击令起, 随一击令远, 以近为负, 曰打柭柭, 古所称击壤者耶?”
- 打杂儿 dǎ zár做杂事:他没技术,只能在车间~。
- 打标 犹夺标。 ▶ 宋 龙衮 《江南野录》: “ 嗣主 许诸郡民竞渡。 每端午, 较其殿最。 胜者加以银碗, 谓之打标。” ▶ 宋 马令 《南唐书‧后主书》: “ 保大 中, 许郡县村社竞渡, 每岁端午, 官给彩缎, 俾两两较其迟速。 胜者加以银碗, 谓之打标。”
- 打杂 做杂事。 ▶ 《红楼梦》第八八回: “我刚才到后边去叫打杂儿的添煤, 只听得三间空屋子里哗喇哗喇的响。” ▶ 沙汀 《困兽记》十五: “当丈夫热心于他的讨论的时候, 她便替代了他的打杂的职务。” ▶ 老舍 《骆驼祥子》五: “ 祥子 看着院子直犯恶心, 所以只顾了去打扫, 而忘了车夫并不兼管打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