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íwèn
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
- 提 tí ㄊㄧˊ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
- 问 (問)wèn ㄨㄣˋ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
- 提阏 水闸。 ▶ 《汉书‧循吏传‧召信臣》: “行视郡中水泉, 开通沟渎, 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 以广溉灌, 岁岁增加, 多至三万顷。”
- 提镇 清 代提督与总兵的合称。 提, 指提督;镇, 总兵的别称。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缉捕》: “通详各宪并提镇衙门。” ▶ 《清史稿‧圣祖纪二》: “ 李本深 、 刘进忠 等多年提镇, 高官厚禄, 不能革其鴞音, 俯首从贼, 抑有何益?”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 “督抚为坏法乱纪之府, 提镇为逋逃盗贼之魁。”
- 提防 dī fɑng小心防备:对他你要~着点儿。
- 提铃喝号 指夜间警戒之事。 ▶ 元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套曲: “更做道 孙武子 教来武艺高, 止不过提铃喝号。”
- 提革拉·帕拉萨三世 [Tiglath-pileser III](活动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 亚述国王,曾领导亚述扩张的最后和最伟大的阶段。提革拉·帕拉萨三世即位以后立即着手巩固亚述。他将大省分成几个部分以取消独立运动,要求官员直接向他奏事,并移民数万人以保持对他的忠诚。他打败了北方邻国乌拉尔图(公元前743),接着又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公元前734),夺取巴比伦王位。参阅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和萨尔贡二世(Sargon II)。
- 提铃 古时从傍晚至拂晓定时摇铃, 以示太平无事。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提铃者, 每日申时正一刻, 并天晚宫门下锁时, 及每夜起更至二更三更四更之交;五更则自 乾清宫 门里提至 日精门 , 回至 月华殿 门, 仍至 乾清宫 门里, 其声方止。 提者徐行正步, 大风大雨不敢避, 而令声若四字一句, ‘天下太平’云云。” ▶ 《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 “ 文嫂 先开后门, 呼唤 玳安 、 琴童 牵马过来, 骑上回家。 街上已唱号提铃, 更深夜静。”
- 提鞞 [Devi]该词过去常指印度教的女神。在印度,有时会为女性冠以这个尊敬的称呼,也可指整个印度的地方女神。5~6世纪时,印度教的文献中开始以提鞞来指伟大的女神,指物质、能和幻觉的化身。她以各种各样的形象现身,有善有恶,其中包括美丽又阴险的难近母、具有毁灭性的迦利,以及拥有强大性能力的性力。
- 提醒 tí xǐng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我要是忘了,请你~我│到时候请你提个醒儿。
- 提顿 书法术语。 指运笔的提起按下。 亦喻文章的自然起伏。 ▶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 “然提顿二字相连, 捷于影响。” ▶ 清 徐作肃《侯方域<蹇千里传>评》: “可见文不在妆点, 一涉妆点便拙, 拙便死。 提顿分明, 则神姿四映。”
- 提邦 犹言举国。 ▶ 汉 贾谊 《新书‧耳痹》: “提邦以伐 楚 , 五战而五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