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uān ㄔㄨㄢˉ
1)氢的同位素之一。有放射性。原子核有一个质子,两个中子。应用于热核反应。旧称“超重氢”。
·参考词汇:
tritium
- 氚(词) [tritium]氢的同位素,化学符号为T或3H,原子序数1,但原子量近似为3。它的原子核包含1个质子和2个中子。氚具有放射性(参阅放射性[radioactivity]),半衰期为12.32年。在天然水中天然氢的10-18是氚,可能是由于宇宙射线的作用而形成的。有些氚用作自发发光的磷光剂和钟表面盘,在化学和生物研究中作为放射性示踪剂。高温下氘和氚的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核武器中已经用了这样的反应。参阅重水(heavy water)。
- 氙灯 xiāndēng一种照明装置。把高纯度的氙气充入真空的石英玻璃管内,通电后发出的光和阳光的颜色相近。
- 氛 fēn ㄈㄣˉ1)气,气象,情势:气~。~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参考词汇:atmosphere气氛 氛围
- 氙 xiān ㄒㄧㄢˉ1)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无味,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空气中有微量存在。·参考词汇:Xe xenon氙灯
- 氛厉 祸害之气。 比喻叛乱。 ▶ 《文选‧刘琨<劝进表>》: “自 元康 以来, 艰祸繁兴, 永嘉 之际, 氛厉弥昏。” ▶ 吕向 注: “氛, 恶气;厉, 危也。 谓 刘聪 、 石勒 等昏乱王室也。” ▶ 《新唐书‧杨虞卿传》: “北虏方梗, 西戎弗靖, 两河有疮痏之虞, 五岭罹氛厉之役。”
- 氘(词) [deuterium]又称重氢(heavy hydrogen)。氢的同位素,化学符号D或2H,原子序数1(但原子量约为2)。1931年H.C.尤里发现氘并分离出它而获得诺贝尔奖。氘核由1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为稳定原子,在普通氢中占0.015%。可用蒸馏液氢或电解水的方法分离出氘。氘能参与普通氢所特有的各种化学反应;它形成与氢分子相似的分子形式的同位素氘(D2)和氘化氢分子(HD),以及和水(H2O)相似的氧化氘(D2O,重水)。因氘有这种性质,在涉及氢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研究中,广泛用它作示踪原子,在氘原子或氘与氚的高温核聚变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这类反应已用于核武器中。
- 氛嚣 尘世喧嚣之气。 ▶ 唐 符载 《剑南西川幕府诸公写真赞》: “风仪朗迈, 振拔氛嚣。” ▶ 前蜀 杜光庭 《范延煦等受正一籙词》: “臣获逢圣日, 咸沐道风, 早振氛嚣, 俱栖羽褐。”
- 氘 dāo ㄉㄠˉ1)氢的同位素之一,用于热核反应。旧称“重(zhòng)氢”。·参考词汇:deuterium
- 氛围 fēnwéi周围的气氛和情调:人们在欢乐的~中迎来了新的一年。也作雰围。
- 気 qì ㄑㄧˋ1)古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