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滯)
zhì ㄓˋ
1)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
2)遗落:“此有~穗”。
·参考词汇:
sluggish stagnant
·参考词汇:
畅
- 滞下 中医指痢疾。 ▶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 “大瘕小肠大肠泻, 肠癖滞下古痢名, 外因风暑湿蒸气, 内因不谨饮食生。”注: “滞下者, 积汁垢腻, 与湿热滞于肠中, 因而下也。”
- 滝 lóng ㄌㄨㄥˊ1)古同“泷”。
- 滞义 疑难的意义。 ▶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涣 子 侃 , 亦清粹闲素, 有父风, 历位郡守尚书” 裴松之 注引《袁氏世纪》: “著书十馀万言, 论治世之务, 为《易》、《周官》、《诗》传, 及论五经滞义, 圣人之微言, 以传于世。”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三乘佛家滞义, 支道林 分判使三乘炳然。 诸人在下坐听, 皆云可通。” ▶ 明 杨慎 《云龙风虎》: “古人多倒语成文, 后人不达, 便成滞义。” ▶ 清 姚鼐 《仪郑堂记》: “ 郑 君 康成 总集其全, 综贯绳合, 负闳洽之才, 通群经之滞义。”
- 滜 zé ㄗㄜˊ1)古同“泽”,光润:“其色大圜黄~,可为好事。”hào ㄏㄠˋ1)古通“嗥”,鸣,叫:“百草奋兴,秭鳺先~。”
- 滞事 积压或难决的事。 ▶ 《南史‧孔奂传》: “又达于政体, 每所奏, 未尝不称善, 百司滞事, 皆付咨决。” ▶ 《元史‧谢让传》: “二年, 朝廷以吏多滞事, 责曹案不如程者, 令下, 让 曰: ‘刑狱, 非钱谷、铨选之比, 宽以岁月, 尚虑失实, 岂可律以常法乎!’”
- 滞伏 谓沉滞, 滞积。 ▶ 《吕氏春秋‧古乐》: “昔 陶唐氏 之始, 阴多滞伏而湛积, 水道壅塞, 不行其原。”
- 滚齿机 gǔnchǐjī金属切削机床,用来加工齿轮、涡轮和花键轴等的齿形。加工时,工件和滚刀做相对滚动,滚刀一面旋转,一面推进切削。
- 滞例 难解的条例。 ▶ 清 魏源 《<诗古微>序》: “《诗古微》何以名?曰: 所以发挥 齐 、 鲁 、 韩 三家《诗》之微言大谊, 补苴其罅漏, 张皇其幽渺, 以豁除《毛诗》美、刺、正、变之滞例, 而揭 周公 、 孔子 制礼正乐之用心于来世也。”
- 滚鞍下马 滚鞍下马 基本解释:迅速地离开鞍子跳到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