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诞不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漫诞不稽
基本解释:漫:随意;不稽:没有根据。随便乱说,荒诞不实,没有根据。
- 不稽 无可查考。 ▶ 《孔子家语‧三恕》: “听者无察, 则道不入;奇伟不稽, 则道不信。” ▶ 王肃 注: “稽, 考也。”
- 漫诞 1. 散漫。 ▶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 “皇天平分成四时, 春气漫诞最可悲。” 2. 空泛虚妄。 ▶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 “余谓佛, 西方之达人也。 其言汪茫漫诞, 贯生死鬼神无有滨涯, 合万物之妄以为一真。”
- 怪诞不经 guài dàn bù jīng 【解释】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示例】不然,何所论之怪诞不经,独不虑旁观者之闵笑也?(清·严复《原强》)【拼音码】gdbj【用法】联合式;作定语、补语;指言语奇怪荒唐【英文】weird and uncanny
- 放诞不拘 见“放荡不羁”。
- 放诞不羁 见“放荡不羁”。
- 荒诞不经 huāng dàn bù jīng 【解释】荒诞:荒唐离奇;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示例】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些内容几乎都是~的。(秦牧《幻想的彩翼》)【拼音码】hdbj【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absurd and unreasonable
- 诡诞不经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 漫语 màn yǔ①泛泛的话;不着边际的话:~空言。②漫话(多用作书名、文章标题):《青春~》。
- 漫说 màn shuō同‘慢说’。
- 漫话 mànhuà[free talk] 随便地说;漫谈漫话家常
- 漫谈 màntán不拘形式地就某问题谈自己的体会或意见:~形势。
- 漫识 随手记载。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 宋 嘉定 中, 续得一万八千馀卷。 ▶ 陆 亦未及载也。 漫识其后。”
- 漫远 漫长遥远。 ▶ 沙汀 《淘金记》二: “它并不很高, 没有树木, 远远看起来只是一埂漫远的黄土丘陵。”
- 漫言 1. 散言, 宣言。 ▶ 《列子‧黄帝》: “于众中漫言曰: ‘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 ’众皆竞应。” ▶ 张湛 注: “漫, 散也。” 2. 随便地说。 ▶ 明 徐渭《拟上督府书》: “不逾两日, 而有司者已报班师矣。 此非生愚之漫言也。” 3. 莫言;别说。 ▶ 清 魏源 《寰海后十章》诗之四: “漫言孤注投壶易, 万古 澶渊 几 寇莱 。” ▶ 郭沫若 《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 “ 千代松原 不见松, 漫言巨害自微虫。”
- 漫道 màn dào同‘慢道’。
- 漫衍 1. 流溢;泛滥。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大 汉 之德, 逢涌原泉, 沕潏漫衍, 旁魄四塞, 云尃雾散, 上畅九垓, 下泝八埏。” ▶ 《文选‧王褒<洞箫赋>》: “或漫衍而骆驿兮, 沛焉竞溢。” ▶ 李善 注: “漫衍, 流溢貌。” ▶ 清 严允肇 《哀淮人》诗: “一朝 河 岸决, 漫衍东南陬。” 2. 无准则, 不受约束。 ▶ 《列子‧仲尼》: “ 公孙龙 之为人也, 行无师, 学无友, 佞给而不中, 漫衍而无家。” ▶ 张湛 注: “乱行而无定家。” ▶ 清 恽敬 《<楞伽经>书后一》: “ 周万载 伯蔼 , 前令 星 子, 于废招提得《楞伽经记》……其记漫衍, 颇有不附经旨者。” 3. 绵延伸展貌。 ▶ 《楚辞‧远游》: “骑胶葛以杂乱兮, 斑漫衍而方行。” ▶ 洪兴祖 补注: “漫衍, 无极貌。” ▶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 “逶迤漫衍, 绕以大壑。”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居庸关》: “冈坡漫衍, 可容万骑。” ▶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 “长林迥密, 随着高低转折的峰峦, 蜿蜒漫衍, 努力显现伟大雄厚的气概。” 4. 汉 杂戏名。 ▶ 《汉书‧西域传赞》: “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 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 颜师古 注: “漫衍者, 即 张衡 《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 是为漫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