煔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ǎn ㄕㄢˇ
1)古同“闪”,闪烁:“文无虚奏,士有指南,亭亭时达,烈烈~~。”
qián ㄑㄧㄢˊ
1)煮。
shān ㄕㄢˉ
1)古通“杉”:“朝宗市~木往扬州。”
- 煔灼 犹闪烁。 时时闪现出光芒。 ▶ 鲁迅 《坟‧人之历史》: “进化之说, 煔灼于 希腊 智者 德黎 , 至 达尔文 而大定。”
- 煓 tuān ㄊㄨㄢˉ1)火炽盛。
- 煔煔 发光、发热貌。 ▶ 王闓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 “文无虚奏, 士有指南;亭亭特达, 烈烈煔煔。” ▶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夫心不受撄, 非槁死则缩朒耳, 而况实利之念, 复煔煔热于中。”
- 煒 wěi ㄨㄟˇ1)见“炜”。
- 煕 xī ㄒㄧˉ1)古同“熙”。yí ㄧˊ1)古人名用字。
- 煑 zhǔ ㄓㄨˇ1)同“煮”。
- 煖 nuǎn ㄋㄨㄢˇ1)同“暖”。
- 煐 yīng ㄧㄥˉ1)古人名用字。
- 煗 nuǎn ㄋㄨㄢˇ1)古同“暖”。风和日煗
- 煏爆 煏爆拼音:bì bào 注音:ㄅㄧˋ ㄅㄠˋ 词语解释象声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龙涎香真者,雨中焚之,輒煏爆有声,以此为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