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fǔ ㄈㄨˇ
1)肉干:鹿~。兔~。
2)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果~。杏~。
·参考词汇:
chest dried meat preserved fruit
fǔ
〈名〉
(1)
(形声。从肉,甫声。本义:干肉)
(2)
同本义 [dried meat]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谓加姜桂锻治者谓之,不加姜桂以盐干之者谓之脯。――《周礼·天官》注
(3)
又如:肉脯;牛脯;脯饩(干肉和生肉);脯糗(干肉和干粮);脯腊(干肉);脯枣(干肉和枣类果品)
(4)
干燥脱水的瓜果 [preserved fruit]。如:桃脯;杏脯
(5)
熟肉 [meat]。如:脯羹(肉汁);脯酒(酒肉);脯肉(肉食);脯酱(肉酱)
- 脯修 1. 乾肉。 ▶ 《礼记‧曲礼上》: “以脯修置者, 左朐右末。” ▶ 孔颖达 疏: “修亦脯也。” ▶ 宋 陆游 《鸱鸦》诗: “巡檐攫脯修, 入舍掠脍炙。” ▶ 《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高皇后》: “居常贮糗糒脯修供帝, 无所乏绝, 而己不宿饱。” 2. 犹修脯。 泛指学费。 ▶ 清 吴定 《重建古紫阳书院记》: “复约绅士请于所司, 于盐荚之例应动支者, 岁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两, 为多士久长脯修之费。”参见“ 修脯 ”。
- 脯子 pú zi鸡、鸭等胸部的肉:鸡~。
- 脭 chéng ㄔㄥˊ1)精肉:“饮食则温淳甘膬,~醲肥厚。”
- 脯掾 精于烹饪, 善治乾肉的公厨主管。 ▶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 “ 何敬洙 帅 武昌 时, 司仓 彭湘杰 习知膳味, 就中脯腊尤殊, 敬洙 檄掌公厨, 郡中号为脯掾。”
- 脬 pāo ㄆㄠˉ1)膀胱:尿(suī)~。2)量词,用于屎尿:一~屎。尿脬 尿脬,尿泡
- 脯斮 犹切肤。 ▶ 南朝 梁 任昉 《代梁国府僚劝进笺》: “卿士怀脯斮之痛。”
- 脫 tuō ㄊㄨㄛˉ1)同“脱”。
- 脯枣 乾肉和枣类果品。 ▶ 《史记‧孝武本纪》: “今陛下可为观, 如 缑氏城 , 置脯枣, 神人宜可致。”
- 脪 xìn ㄒㄧㄣˋ1)伤口愈合时,新肉略微突出。2)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