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手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uō shǒu
①脱开手:用力一扔,石块~飞出去◇稿子已~,即日可寄出。
②卖出货物。
- 脱 tuō ㄊㄨㄛˉ1)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
- 手 shǒu ㄕㄡˇ1)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
- 颖脱手 高手, 能手。 ▶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诗: “善知应触类, 各藉颖脱手。 古来经济才, 何事独罕有!”
- 弹丸脱手 比喻作诗圆润精美、敏捷流暢。
- 脱手弹丸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暢。
- 脱户 指全家脱漏户籍。 ▶ 《唐律‧户婚‧脱户》: “诸脱户者, 家长徒三年, 无课役者减二等, 女户又减三等。” ▶ 长孙无忌 疏议: “率士黔庶皆有籍书, 若一户之内尽脱漏者, 所由家长, 合徒三年。” ▶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六年》: “六月庚午, 辽主 命诸路检校脱户, 罪至死者原之。” ▶ 《元典章‧刑部八‧禁诱略》: “此等多系南人, 终恐不能安居, 一旦流移四方, 徒令有司受脱户之责。”
- 脱挽 脱离挽车的劳役。 ▶ 汉 扬雄 《解嘲》: “ 娄敬 委辂脱挽, 掉三寸之舌, 建不拔之策。”后即用为离穷出仕之典。 ▶ 明 高叔嗣 《叙怀》诗: “衣褐出下国, 脱挽造中朝。”
- 脱或 倘或。 ▶ 唐 元稹 《论教本书》: “脱或万代之后, 有若 周成王 中才者, 而又生于深宫优笑之间, 无 周 邵 保助之教, 则将不能知喜怒哀乐之所自矣, 况稼穑之艰难乎?” ▶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朕巡省之后, 脱或有事, 卿必亲之, 毋忽细微。”
- 脱捐 谓脱落散佚。 ▶ 《新唐书‧令狐德棻传》: “近代无正史, 梁 、 陈 、 齐 文籍犹可据, 至 周 隋 事多脱捐。”
- 脱懒 犹偷懒。 ▶ 《红楼梦》第五十回: “我年下就要的, 你别脱懒儿。”
- 脱换 见“ 脱胎换骨 ”。
- 脱形 脱去原形。 指消瘦过甚。
- 脱放 1. 放走;释放。 ▶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又多捕生鸟雀鱼鳖, 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 时节脱放, 期为福祥。” ▶ 《元典章‧户部八‧盐课》: “将 钱百四 停留在家, 数令指攀平民 潘万四 等货卖私盐, 要讫 王三十八 、 周显保 中统 钞三锭二十五两入己, 将各人脱放, 止将 钱百四 解官。” ▶ 《水浒传》第五一回: “知县本爱 朱仝 , 有心将就出脱他;被 白玉乔 要赴上司陈告 朱仝 故意脱放 雷横 , 知县只得把 朱仝 所犯情由申将 济州 去。” 2. 放任不拘。 ▶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 “尚丽密者, 失于雕凿……反是者又复鄙俚, 山谷 之村野, 屯田 之脱放, 则伤雅矣。”
- 脱归 脱身逃归。 ▶ 《左传‧襄公十八年》: “ 齐侯 见之, 畏其众也, 乃脱归。” ▶ 杨伯峻 注: “脱归, 谓离开 齐 军脱身而归。” ▶ 《汉书‧卫青传》: “卫尉 广 为虏所得, 得脱归。 皆当斩, 赎为庶人。” ▶ 《后汉书‧刘盆子传》: “ 安 等战疲还营, 见旗帜皆白, 大惊乱走, 自投川谷, 死者十馀万, 逢安 与数千人脱归 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