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áo péng
用茅草等搭的棚子。
- 茅 máo ㄇㄠˊ1)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
- 棚 péng ㄆㄥˊ1)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盖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风雨日光...
- 茅椒 用茅草做顶、椒泥涂壁的房屋。 ▶ 《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 “盘桓 龙门 、 少室 间, 冬蔽茅椒, 夏居石室。” ▶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 “ 攸绪 遂优游岩壑, 冬居茅椒, 夏居石室, 如一山林之士。”
- 茅栋 亦作“茆栋”。 茅屋。 ▶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 “茅栋啸愁鸱, 平冈走寒兔。” ▶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资》诗: “忧我营茅栋, 携钱过野桥。” ▶ 宋 孙觌 《春事》诗: “茆栋依林出, 松扉傍水斜。”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韵》词: “服兰佩, 结茅栋。”
- 茅椽 草盖的屋顶。 谓简陋的居室。 ▶ 《红楼梦》第一回: “所以蓬牖茅椽, 绳床瓦灶, 并不足以妨我襟怀。”
- 茅柴酒 村酿薄酒。 亦省作“ 茅柴 ”。 ▶ 宋 苏轼 《岐亭》诗之四: “几思压茆柴, 禁网日夜急。” ▶ 明 冯时化 《酒史‧酒品》: “茅柴酒: 恶酒曰茅柴。”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茅柴酒》: “酒之劣者, 俗谓之茅柴酒。”
- 茅檐 máoyán[thatched cottage]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茅柴 亦作“茆柴”。 见“ 茅柴酒 ”。
- 茅殿 草盖的殿堂。 ▶ 唐 王勃 《上<九成宫颂>表》: “松轩夜警, 杳冥 姑射 之心;茅殿晨凝, 寥廓 峒山 之驾。” ▶ 唐 宋之问 《谒禹庙》诗: “茅殿今文袭, 梅梁古制无。”
- 茅旌 旄旌。 杆端饰有旄牛尾的旗帜。 茅, 通“ 旄 ”。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 楚 ﹞ 庄王 伐 郑 …… 郑伯 肉袒, 左执茅旌, 右执鸾刀, 以逆 庄王 。” ▶ 何休 注: “茅旌, 祀宗庙所用, 迎道神指护祭者。” ▶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公羊传》: “茅当读为旄, 旄正字也, 茅借字也。 盖旌之饰或以羽, 或以旄……其用旄者, 则谓之旄旌矣。”
- 茅焦 战国 齐 人, 以敢谏见称。 ▶ 秦始皇 母后私通 嫪毐 , 毐 以假父之尊专国事, 骄纵为乱, 始皇 取而车裂之, 迁太后于 萯阳宫 , 令曰: 敢以太后事谏者戮。 死者已二十七人, 而 茅焦 犹冒死上谒, 解衣伏质, 喻以利害, 始皇 悟而赦之, 迎太后归 咸阳 , 尊 焦 为上卿。 见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齐 人 茅焦 说 秦王 曰: ‘ 秦 方以天下为事, 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 恐诸侯闻之, 由此倍 秦 也。 ’ 秦王 乃迎太后于 雍 而入 咸阳 , 复居 甘泉宫 。” ▶ 唐 元稹 《四皓庙》诗: “ 茅焦 脱衣谏, 先生无一言。”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邵经邦讥议礼》: “议礼诸臣自比 茅焦 之谏, 讪上无礼, 逮下诏狱讯治。”
- 茅斋 亦作“茆斋”。 茅盖的屋舍。 斋, 多指书房、学舍。 ▶ 《南齐书‧刘善明传》: “﹝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 所居茅斋斧木而已, 床榻几案不加戋削。” ▶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 “竹屿见垂钓, 茅斋闻读书。” ▶ 《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 “遥知置向茆斋里, 夜夜虹光贯紫虚。” ▶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 “野岸青芜合, 茅斋白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