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不剪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áocí-bùjiǎn
[grass roof is not cut in order] 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 茅茨 亦作“茆茨”。 1. 茅草盖的...
- 不 bù ㄅㄨˋ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
- 剪 jiǎn ㄐㄧㄢˇ1)一种铰东西的用具:~刀。2)像剪子的东西:火~。...
- 茅茨不翦 谓崇尚俭朴,不事修饰。
- 茅茨 亦作“茆茨”。 1. 茅草盖的屋顶。 亦指茅屋。 ▶ 《墨子‧三辩》: “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 且以为礼, 且以为乐。” ▶ 《韩非子‧五蠹》: “ 尧 之王天下也,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斫。” ▶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 “村落通白云, 茆茨隐红叶。” ▶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 “公归而无居, 乃居余之北村, 茆茨数椽, 意泊如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乃于园中筑茅茨, 择美婢往侍。” 2. 指简陋的居室。 引申为平民里巷。 ▶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不慕荣宦, 身安茅茨。” ▶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 “求贤审官, 拔士茆茨之下。” ▶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签‧华察》引 陈卧子 曰: “ 子潜 清俭, 似茅茨下人。” 3. 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 唐 清昼 汤衡 《怀李司直纵联句》: “幽独何以慰, 友人顾茅茨。” ▶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诗: “但愿一门皆贵仕, 时将车马过茆茨。”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仙》: “未修地主之仪, 忽叨盛馔, 于理不当。 茅茨不远, 可便下榻。”
- 土阶茅茨 见“土阶茅屋”。
- 茅茨土阶 máo cì tǔ jiē 【解释】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示例】昔尧舜在位,~,禹居卑宫,不以为陃。(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拼音码】mctj【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基本解释: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房质朴简陋。
- 茅苫 亦作“茆苫”。 1. 谓用茅草覆盖。 亦指茅舍、草屋。 ▶ 唐 元稹 《茅舍》诗: “茅苫竹梁栋, 茅疏竹仍罅。” ▶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 “茆苫一月垄上宿, 天晴获稻随车归。” ▶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三九: “‘灵能回朴’。 村坞间茅苫土壁, 塑一 关壮缪 , 衮冕执圭, 席地而坐, 望其灵之如响, 为嗤笑而已!” 2. 古礼居丧者的草垫。 ▶ 宋 梅尧臣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之二: “九原开附穴, 故土覆新丘。 岁晏寒松下, 茅苫孝子留。”
- 茅茹 茅根相牵连貌。 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 ▶ 《易‧泰》: “拔茅茹, 以其汇, 征吉。” ▶ 王弼 注: “茅之为物, 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 茹, 相牵引之貌也。” ▶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韩子华内翰于王右丞家移红薇子种学士院》: “此地结根千万岁, 联华荣莫比茅茹。” ▶ 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诗: “自顾匪茅茹, 委迹任空墙。”
- 茅舍 máoshè〈书〉茅屋:竹篱~。
- 茅草 máocǎo白茅一类的植物。
- 茅膏菜 [sundew]茅膏菜科4个属,值得注意的是茅膏菜属,约100种显花食肉植物的统称。一年生或多年生,以能捕捉昆虫而著名。广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叶通常基生丛生。上下叶面均复有一层粘性的顶端具腺体的毛以及能网罗昆虫的敏感触手。触毛分泌的酶将捕获的昆虫消化后,叶又张开再布罗网。最著名的种类之一是捕蝇草。参阅瓶子草类(pitcher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