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áo ㄇㄠˊ
1)同“茅”。
2)姓。
máo
同“茅”
覆之以茆。――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另见 mǎo
- 茇 bá ㄅㄚˊ1)草木的根。2)在草舍住宿:“勿剪勿伐,召伯所~。”3)拔除。4)古同“跋”。5)姓。
- 茅龙 相传仙人所骑的神物。 ▶ 汉 刘向 《列仙传‧呼子先》: “ 呼子先 者, 汉中 关 下卜师也, 老寿百馀岁。 临去, 呼酒家老妪曰: ‘急装, 当与妪共应 中陵王 。 ’夜有仙人持二茅狗来至, 呼 子先 。 ▶ 子先 持一与酒家妪, 得而骑之。 乃龙也, 上 华阴山 。” ▶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玉浆傥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闺晤》: “香尘昔惯践轻躯, 弄笛曾经伴 绿珠 。 飞天早借茅龙驭。” ▶ 清 沈用济 《望西岳》诗: “欲跨茅龙问酒母, 芝田堪种乏仙才。”
- 茇涉 爬山涉水。 形容旅途艰苦。 茇, 用同“ 跋 ”。 ▶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卿等皆苍猝从朕, 不得别父母妻子, 茇涉至此, 劳苦至矣。” ▶ 胡三省 注: “草行为茇, 水行为涉。”
- 茅鸱 1. 鸟名。 猫头鹰。 2. 古逸诗篇名。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穆子 不说, 使工为之诵《茅鸱》。” ▶ 杜预 注: “工, 乐师。 ▶ 《茅鸱》, 逸诗, 刺不敬。”
- 茇舍 1. 言军队芟除草莽, 即于野地宿息。 ▶ 《周礼‧夏官‧大司马》: “中夏教茇舍, 如振旅之陈。” ▶ 郑玄 注: “茇舍, 草止之也。 军有草止之法。” ▶ 唐 苏晋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算车申夏政, 茇舍启戎田。” 2. 指草屋。 ▶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 鄂 营昔皆茇舍, 今始易以瓦屋。” ▶ 宋 周辉 《清波杂志》卷十: “顷僦数椽茇舍于 无锡 。” 3. 犹跋涉。 ▶ 王闓运 《胡公祠碑》: “勤劳茇舍, 靡有定处, 在官七年, 六年于外。” ▶ 章炳麟 《哀山东赋》: “昔余茇舍此都兮, 楼橹郁其驵庄。”
- 茅靡 应变不穷貌;随顺貌。 ▶ 《列子‧黄帝》: “因以为茅靡, 因以为波流。” ▶ 《明史‧廖纪等传赞》: “ 世宗 朝, 璁 、 萼 、 言 、 嵩 相继用事, 六卿之长不得其职, 大都波流茅靡, 淟涊取容。”
- 茇茇 飞翔貌。 ▶ 《楚辞‧九辩》: “左朱雀之茇茇兮, 右苍龙之躣躣。” ▶ 朱熹 集注: “茇茇, 飞扬之貌。” ▶ 明 刘基 《述志赋》: “骖青鸾之茇茇兮, 超烟霭而上浮。”
- 茅门 雉门。 古王宫五门之一。 ▶ 汉 刘向 《说苑‧至公》: “ 楚庄王 有 茅门 者法曰: 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 马蹄蹂溜者, 斩其輈而戮其御。”
- 茇葀 草名。 即薄荷。
- 茅轩 茅舍。 ▶ 唐 王绩 《游北山赋》: “结萝幌而迎宵, 敞茅轩而待曙。” ▶ 唐 杜甫 《水槛》诗: “茅轩驾巨浪, 焉得不低垂。” ▶ 唐 杜荀鹤 《题江寺禅和》诗: “江寺禅僧似悟禅, 坏衣芒履住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