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眼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óngyǎn
(~儿)果肉、种子、树木、木器等上面虫蛀的小孔。
- 虫 (蟲)chóng ㄔㄨㄥˊ1)节肢动物的一类:昆~。益~。雕~小技(喻...
- 眼 yǎn ㄧㄢˇ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
- 虫秽 虫遗下的粪污。 ▶ 《南史‧儒林传‧何佟之》: “于时又有 遂安 令 刘澄 , 为性弥洁, 在县埽拂郭邑, 路无横草, 水翦虫秽, 百姓不堪命, 坐免官。”
- 虫白蜡 即白蜡。 也简称虫蜡。 刮取白蜡虫和水蜡虫在蜡树上分泌的蜡质制成, 供浇烛、药用。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虫白蜡》。
- 虫穿蚁蚀 犹言虫齕鼠伤。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尝于 河 北逆旅人家败簏中, 见有 樊宗师 文一册, 是写本;虫穿蚁蚀, 半皆朽蠹。”
- 虫瘿 chóngyǐng植物体受到害虫或真菌的刺激,一部分组织畸形发育而形成的瘤状物。也叫瘿。
- 虫篆 1. 犹虫书。 ▶ 晋 成公绥 《隶书体》: “虫篆既繁, 草槁近伪, 适之中庸, 莫尚于隶。” ▶ 《陈书‧顾野王传》: “长而遍观经史, 精记嘿识, 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 无所不通。” ▶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斜月尚明, 有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 向月检书, 固 步觇之, 不识其字, 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 又非梵书。”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魏‧王粲传》云: 邯郸淳 博学有才章, 善《苍》《雅》虫篆。”参见“ 虫书 ”。 2. 犹雕虫。 喻指末技。 ▶ 《后汉书‧杨赐传》: “造作赋说, 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 ▶ 李贤 注: “《法言》曰: ‘赋者, 童子雕虫篆刻, 壮夫不为也。 ’”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 “《玄经》不期赏, 虫篆忧散乐。” 3. 借指虫鱼之学。 ▶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或苟求虫篆, 未尽力于《丘》《坟》;或独徇波澜, 不寻源于《礼》《乐》。”参见“ 虫鱼 ”。
- 虫珠 传说中的珠名。 ▶ 《格致镜原》卷三二引《梁四公记》: “骊龙七珠, 二是虫珠……虫珠七色而多赤。 其虫六足二目, 目当其陷处, 有凹如铁鼻。”
- 虫籀 泛指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 宋 叶适 《太令人胡氏挽词》: “为题枫叶往, 虫籀不成书。”
- 虫王 传说中的蚁王。 ▶ 当阳 董昭之 乘船过 钱塘江 , 见一蚁浮短芦上, 遑遽往回, 状若畏死, 昭之 怜而救之。 夜梦一乌衣人率随从百馀来谢, 自称“仆是虫王, 不慎堕江, 惭君济活, 君若有急难之日, 当见告语。”后 昭之 因冤系狱, 幸群蚁穴狱得脱。 事见 南朝 宋 东阳无疑 《齐谐记‧董昭之》。 虫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作“蚁中之王”。
- 虫网 1. 谓蜘蛛布网。 ▶ 《南史‧王茂传》: “或谮 茂 反, 帝弗之信, 谮者骤言之, 遣视其甲鎙, 则虫网焉。”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 “虫网瑟琴, 尘栖钟鼎。” 2. 指蜘蛛网。 ▶ 唐 喻坦之 《归江南》诗: “草晴虫网遍, 沙晓浪痕新。” ▶ 宋 周邦彦 《大酺》词: “润逼琴丝, 寒侵枕障, 虫网吹粘帘竹。” 3. 虫网网着。 ▶ 唐 吴少微 《怨歌行》: “绮窗虫网氛尘色, 文轩莺对桃李颜。”
- 虫牢 古地名。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封丘县 北。 ▶ 《春秋‧成公五年》: “十有二月己丑, 公会 晋侯 、 齐侯 、 宋公 、 卫侯 、 郑伯 、 曹伯 、 邾子 、 杞伯 同盟于 虫牢 。” ▶ 杜预 注: “ 虫牢 , 郑 地。”参阅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