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ī ㄕˉ
1)寄生在人、畜身上的一种小虫,吸食血液,能传染疾病:~子。头~。视~如轮(表示大与小的相对性,或洞察精微的意思)。精贯~心(赞美某人技艺的高超)。
2)喻寄生作恶的人或有害的事物:~官(害国害民的官吏)。
·参考词汇:
cootie louse
- 虱(词) [louse]无脊椎动物虱目无翅寄生性小昆虫,约3,300多种,主要由咬虱或嚼虱(寄生于鸟类及各种哺乳动物身上),以及吸虱组成。虱的身体扁平,卵黏附于宿主的毛发或羽毛上,称为虮子,大多终生生活在宿主动物身上。严重的浸染使动物感到瘙痒难忍,有时还引起二度感染。从一个宿主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体时会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狗的绦虫病和鼠的鼠伤寒。参阅人虱(louse, human)。
- 虰蛵 即蜻蜓。 ▶ 《尔雅‧释虫》: “虰蛵, 负劳。” ▶ 郭璞 注: “或曰即蜻蛉也。”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蜻蛉》: “蜻虰, 蜻蝏, 虰蛵。”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 “其恻隐所发, 至于病乌斗蚁, 渴螺断蚓, 折股蛨蛨, 毁翅虰蛵, 皆惊视惋怅, 拯救安措之。”
- 虱处头而黑 虱处头而黑 基本解释:处:停留。虱子本来是白色,躲在人头发里就变成黑色。比喻随着环境而变化。
- 虰 dīng ㄉㄧㄥˉ1)〔~蛵(xíng)〕蜻蜓。
- 虱处裈 亦作“虱处褌”。 语出《晋书‧阮籍传》: “上欲图三公, 下不失九州牧。 独不见群虱之处褌中, 逃乎深缝, 匿乎坏絮, 自以为吉宅也。 行不敢离缝际, 动不敢出褌裆, 自以为得绳墨也。 然炎丘火流, 焦邑灭都, 群虱处于褌中而不能出也。 君子之处域内, 何异夫虱之处褌中乎!”后因以“虱处褌”比喻身处浊世, 局促难安。 ▶ 汪洪度 《黄山领要录‧云谷禅院》引 清 櫱庵 《黄山纪恨》: “夫人生如虱处褌, 都无善状, 祇有此快畅惊人, 一手掌地, 稍致身其上, 亦足以抉磨眼眚, 浣劫襟尘。” ▶ 陈三立 《高丽宗亮过访求诗因赠》: “嗟我亦如虱处褌, 何当鹄举方圆分。”
- 虯 qiú ㄑㄧㄡˊ1)同“虬”。
- 虱处裈中 shī chǔ kūn zhōng 【解释】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出处】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拼音码】sckz
- 虮衣 生满虱的衣服。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 “傍有乞儿箕坐, 痂面虮衣, 访 辛 ( 辛秘 )行止, 辛 不耐而去, 乞儿亦随之。”
- 虱多不痒 shī duō bù yǎng 【解释】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拼音码】sdby
- 虮虱臣 犹言微贱之臣。 ▶ 宋 陆游 《杂兴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之一: “区区牛马走, 龌龊虮虱臣。” ▶ 明 宋濂 《太乙玄徵记》: “下土虮虱臣, 不自料得接休光, 以沐浴神化, 亦既幸矣。” ▶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 “下国有虮臣, 一年再奔赴。” ▶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诗: “虮臣称贺孰为达, 亦感鼓铸随鸿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