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íngjīng
行经1来月经。
行经2
[xíngjīng] 行程中经过:火车从北京开出,~天津抵达上海。
- 行 xíng ㄒㄧㄥˊ1)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
- 经 (經)jīng ㄐㄧㄥˉ1)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
- 行绵撞帽 帽名。 ▶ 清 时伍长、壮丁戴的特制的绵帽。
- 行绋 谓执绋助葬。 绋, 引柩的绳索。 ▶ 宋 叶适 《阴阳精义序》: “近时 朱 公 元晦 , 听 蔡季通 预卜藏穴, 门人裹糗行绋, 六日始至。”
- 行缀 指舞队行列。 ▶ 《礼记‧乐记》: “故其治民劳者, 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 其舞行缀短。” ▶ 郑玄 注: “民劳则德薄, 酇相去远, 舞人少也;民逸则德盛, 酇相去近, 舞人多也。” ▶ 孔颖达 疏: “缀, 谓酇也……酇, 谓酇聚。” ▶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诗: “时泰恩泽溥, 功成行缀新。” ▶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桃源图》: “其押案节奏, 舞蹈行缀, 皆中音会。”
- 行纪 犹行程。 ▶ 唐 司空图 《江行》诗之一: “行纪添新梦, 羇愁甚往年;何时 京洛 路, 马上见人烟。”
- 行缠 裹足布;绑腿布。 古时男女都用。 后惟兵士或远行者用。 ▶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双行缠曲》: “新罗绣行缠, 足趺如春妍。” ▶ 隋 杜宝 《大业杂记》: “﹝ 炀帝 御龙舟﹞其引船人普名殿脚一千八百人, 并着杂锦采装袄子、行缠、鞋袜等。” ▶ 宋 范成大 《病中绝句》之二: “溽暑薰天地涌泉, 弯跧避湿挂行缠。”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整整齐齐尽摆搠, 三停来系青布行缠, 折半着黄紬絮袄。”
- 行级 行列。 ▶ 《史记‧乐书》: “故天子之为乐也, 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 德盛而教尊, 五谷时孰, 然后赏之以乐。 故其治民劳者, 其舞行级远;其治民佚者, 其舞行级短。” ▶ 张守节 正义: “级音子卫反。 本, 或作‘缀’, 音同。 此明虽得乐赐, 而随功德优劣, 为舞位行列也。”参见“ 行缀 ”。
- 行罗 成行排列。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室前盘石上行罗十瓮, 中悉是饼银。”
- 行约 同行业所订的规约。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 “吾以为用物必购于市, 而集某类货, 必有某类之行头, 今唯有速联行头, 严立行约, 各自为治。”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 “若某街某号, 有无私卖 美 货, 照格填写, 违者则以背行约论, 请于某行头而处置之。”
- 行罚 实行惩罚;进行惩罚。 ▶ 《吕氏春秋‧简选》: “行赏及禽兽, 行罚不辟天子。” ▶ 《汉书‧薛宣传》: “ 宣 得郡中吏民罪名, 辄召告其县长吏, 使自行罚。” ▶ 《晋书‧苻坚载记下》: “ 坚 大怒, 召 慕容暐 责之曰: ‘卿父子干纪僭乱, 乖逆人神, 朕应天行罚, 尽兵势而得卿。 ’”
- 行繂 指系船的绳索。 ▶ 宋 梅尧臣 《发丹阳后寄徐元舆》诗: “兴阑乘月归, 及旦解行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