褖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uàn ㄊㄨㄢˋ
1)古代一种边缘有装饰的礼服。
- 褗 yǎn ㄧㄢˇ1)衣领。2)隐被。
- 褕袣 褕袣拼音:yú yì 注音:ㄧㄩˊ ㄧˋ 词语解释见“ 褕袘 ”。
- 褘 huī ㄏㄨㄟˉ1)见“祎”。
- 褕袘 亦作“褕绁”。 襜褕之袖。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拽独茧之褕袘, 眇阎易以戌削。” ▶ 司马贞 索隐: “褕绁。 ▶ 张揖 云: ‘褕, 襜褕也。 绁, 袖也。 ’”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褕绁”。 一本作“ 褕绁 ”。 一说为襜褕的边缘。 见 王先谦 《汉书补注‧司马相如传上》。
- 褙 bèi ㄅㄟˋ1)把布或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裱~。袼~(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褙”读轻声)。2)〔~子〕a.披风,霞帔,亦作“背子”;b.指袼褙。褙子 袼褙 裱褙
- 褕衣甘食 褕衣甘食 基本解释:褕衣:美衣。穿漂亮衣服,吃美味食品。
- 褙子 bèi zi〈方〉袼褙:打~。
- 褕衣 1. 华美的衣服。 ▶ 《史记‧淮阴侯列传》: “名闻海内, 威震天下, 农夫莫不辍耕释耒, 褕衣甘食, 倾耳以待命者。” ▶ 司马贞 索隐: “褕, 邹氏 音逾, 美也。” 2. 即褕翟。 ▶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 “彩缨纷碧坐, 缋羽泛褕衣。”参见“ 褕翟 ”。
- 褙裱 即裱褙。 ▶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那娘子……自家十分得意, 叫秀才拿到褙裱店里裱, 看见者无不赞叹。”参见“ 裱褙 ”。
- 褕翟 亦作“褕狄”。 古代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 亦为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 因服上刻画雉形, 故名。 狄, 通“ 翟 ”。 ▶ 《诗‧墉风‧君子偕老》“其之翟也” 毛 传: “褕翟、阙翟, 羽饰衣也。” ▶ 郑玄 笺: “侯伯夫人之服, 自褕翟而下, 如王后焉。” ▶ 《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三礼图》: “褕翟, 王后从王祭先公服衣也, 刻青翟形, 采画雉, 缀于衣是也。” ▶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册太上皇后表》: “伏惟皇帝陛下对若天休, 奉扬睿旨, 长秋 既登其正位, 褕狄亦被于恩光。” ▶ 清 钱谦益 《梁母吴太夫人寿序》: “于褕狄鞠裳, 鱼轩重锦, 见 三代 之服物焉。”参阅《周礼‧天官‧内司服》“揄狄” 孙诒让 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