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法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规摹效法。
▶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享孔子庙乐章》: “亿龄规法, 万载祠禋。 洁诚以祭, 奏乐迎神。”
▶ 章炳麟 《校文士》: “规法 宋 人, 而能止节淫滥, 时以大言自卫, 亦不敢过其情, 如 姚鼐 、 梅曾亮 则其次也。”
- 规 (規)guī ㄍㄨㄟˉ1)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2)法则,章程,...
- 规求无度 guī qiú wú dù 【解释】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拼音码】gqwd
- 规瑱 语本《国语‧楚语上》: “﹝ 白公 再谏, ﹞王病之, 曰: ‘子复语, 不谷虽不能用, 吾憖置之于耳。 ’对曰: ‘赖君用之也, 故言。 不然, 巴浦 之犀、牦、兕、象, 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遂趋而退, 归, 杜门不出。” ▶ 韦昭 注: “规, 谏也。 瑱, 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 明 杨慎 《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 “赋性高朗, 洞无城府, 然立己峻而矢言直, 虽所厚善以及贵势, 有过必规瑱之。”
- 规求 谋求索取。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侵欲无厌, 规求无度。” ▶ 《礼记‧表记》“仁有三, 与仁同功而异情” 唐 孔颖达 疏: “一则无所求而安静行仁, 一则规求其利而行仁, 一则畏惧于罪而行仁, 是异情也。” ▶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 “而主司坚执, 至今疑惑。 至使州县吏人户行遣一一较量, 计构官司, 买嘱邻里, 尚复多方指摘, 以肆规求。”
- 规画 1. 筹划, 谋划。 ▶ 《三国志‧蜀志‧杨仪传》: “ 亮 数出军, 仪 常规画分部, 筹度粮谷。” ▶ 宋 苏洵 《高帝》: “ 陈平 、 张良 智之所不及, 则 高帝 先为之规画处置。” ▶ 《英烈传》第五二回: “ 文忠 看他真心, 便引入后帐欢笑款待, 因命他规画入城次第。” 2. 计划, 安排。 ▶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 “欲凿 楚州 西北 鹳水 以通其道, 遣使行视, 还言地形不便, 计功甚多。 上自往视之, 授以规画。” ▶ 清 薛福成 《代李少荃拟陈督臣忠勋事实摺》: “然其所规画设施, 非仅为屏障一方之计, 丰采隐然动天下矣。” ▶ 赵朴初 《登离堆观都江堰分江处遂游青城山有作寄呈郭沫若院长》诗: “拭目喜新图, 规画益光大。”
- 规步 行步端正。 喻合乎法度。 ▶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拯溺休规步, 防虞要徙薪。”
- 规略 规划谋略。 ▶ 《三国志‧魏志‧卫臻传》“ 卫臻 字 公振 ……辄遣使祠焉”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贤行状》: “ 兹 字 子许 。 不为激诡之行, 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 规略宏远。” ▶ 《晋书‧温峤传》: “时 陶侃 虽为盟主, 而处分规略一出于 峤 。”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是以规略文统, 宜宏大体, 先博览以精阅, 总纲纪而摄契。” ▶ 《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 “若不别务规略, 渐思制持, 惟以姑息求安, 终恐变故难测。”
- 规正 guīzhèng①〈书〉规劝,使改正;匡正:互相~丨~风俗。②规整:他们围坐成一个不很~的圆圈。
- 规益 规劝补益。 ▶ 《三国志‧蜀志‧董允传》: “至于斟酌规益, 进尽忠言, 则其任也。” ▶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 “上临轩, 念其规益, 复急召, 俾其道所以然者。” ▶ 《金史‧宦者传‧潘守恒》: “有 潘守恒 者, 亦内侍也, 素称知书, 南迁后规益甚多。”
- 规欲 犹谋求。 ▶ 《后汉书‧杜诗传》: “ 诗 到 大阳 , 闻贼规欲北度, 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部勒郡兵, 将突骑趁击, 斩 异 等, 贼遂翦灭。” ▶ 《宋书‧鲁爽传》: “ 世祖 镇 襄阳 , 轨 遣亲人 程整 奉书, 规欲归顺, 自拔致诚。” ▶ 《周书‧贺若敦传》: “至是 陈 将 侯瑱 、 侯安 都 等围逼 湘州 , 遏绝粮援。 乃令 敦 率步骑六千, 度 江 赴救。 ▶ 瑱 等以 敦 孤军深入, 规欲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