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善惩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进善惩奸”。
- 进善 1. 进呈善言。 ...
- 惩恶 惩治作恶的人。 ▶ 《后汉书‧仲...
- 劝善惩恶 quàn shàn chéng è 【解释】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示例】其于~之意,片言只字之奇,或可取焉。(明·赵弼《效颦集后序》)【拼音码】qsce
- 惩恶 惩治作恶的人。 ▶ 《后汉书‧仲长统传》: “今患刑轻之不足以惩恶, 则假臧货以成罪……恐非帝王之通法, 圣人之良制也。”参见“ 惩恶劝善 ”。 II憎恶惩戒。 ▶ 《汉书‧刑法志》: “﹝ 文帝 ﹞将相皆旧功臣, 少文多质, 惩恶亡 秦 之政, 论议务在宽厚, 耻言人之过失。”
- 进善 1. 进呈善言。 ▶ 《晏子春秋‧问上十七》: “从邪害民者有罪, 进善举过者有赏。” ▶ 张纯一 校注: “奖进善言敢直谏者。” ▶ 唐 柳宗元 《贺赦表》: “广直言之路, 启进善之门。” ▶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 “至于彻膳之宰, 进善之旌, 诽谤之木, 敢谏之鼓……审其诅祝, 察其谤议, 于以明目达聪, 而元首良焉, 股肱康焉。” 2. 进举贤善之人。 ▶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 “多贤乃能进善, 进善乃能退恶。”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 “仪决水以进善, 钧绝弦以黜恶。” ▶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 “求贤为国, 进善无私。”
- 进善旌 上古专为进善言的人发表意见而设置的一种标志旗帜。 ▶ 《史记‧孝文本纪》: “古之治天下, 朝有进善之旌, 诽谤之木, 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 裴駰 集解: “ 应劭 曰: ‘旌, 幡也。 ▶ 尧 设之五达之道, 令民进善也。 ’ 如淳 曰: ‘欲有进善者, 立于旌下言之。 ’” 唐 柳道伦 《进善旌赋》: “ 帝尧 有君人之大德, 恢理国之令图, 将启纳善之怀于四方之士, 乃立进善之旌于五达之衢。” ▶ 唐 司空图 《丁巳元日》诗: “累降搜贤诏, 兼持进善旌。”
- 惩恶劝善 chéng è quàn shàn 【解释】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拼音码】ceq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惩罚恶人劝他向善
- 除邪惩恶 chú xié chéng è 【解释】邪:邪恶,诈伪;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出处】鲁迅《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拼音码】cxce【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进善黜恶 见“进善退恶”。
- 进啖 犹进食。 ▶ 《晋书‧孝友传‧颜含》: “病者绵昧, 生理未全, 既不能进啖, 又未识人患, 若当谬留, 岂施者之意也。”
- 进噉 进噉(進噉)拼音:jìn dàn 注音:ㄐㄧㄣˋ ㄉㄢˋ 词语解释犹进食。《晋书·孝友传·颜含》:“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噉,又未识人患,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 进售 犹推行。 ▶ 《宋史‧食货志上一》: “ 神宗 欲伸中国之威, 革前代之弊, 王安石 之流进售其强兵富国之术, 而青苗、保甲之令行, 民始罹其害矣。”
- 进围 进兵围攻。 ▶ 《后汉书‧董卓传》: “其冬, 徵 温 还京师, 韩遂 乃杀 边章 及 伯玉 、 文侯 , 拥兵十馀万, 进围 陇西 。” ▶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 “ 师道 之诛, 公以兵东下, 进围 考城 , 克之。”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十七年二月, 莽依图 军至, 乃进围 平乐 。”
- 进哨 进入猎场。 ▶ 清 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卷十四: “曩时, 岁行秋獮, 中秋后一日始, 由山庄启跸进哨。” ▶ 清 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卷十六: “进哨行围, 大驾亲御弓矢, 殪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