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明堂四门门塾之堂。
▶ 《周礼‧考工记‧匠人》: “门堂, 三之二。”
▶ 孙诒让 正义: “门堂者, 四门门塾之堂。 明堂有四门, 每门内外左右共四塾。”
2. 门与堂。 谓家中。
▶ 汉 王粲 《大暑赋》: “征夫瘼于原野, 处者困于门堂。”
3. 古代官营商业的买卖处所。
▶ 宋 叶适 《中奉大夫太常少卿直秘阁致仕薛公墓志铭》: “有自门堂来言: ‘ 薛推官 新酒, 美而贱。 ’”
- 门 (門)mén ㄇㄣˊ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
- 堂 táng ㄊㄤˊ1)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2...
- 门堪罗雀 见“门可罗雀”。
- 门基 1. 门庑下的地面。 ▶ 《周礼‧天官‧阍人》“掌埽门庭” 清 孙诒让 正义: “盖每门门庑所覆地谓之门基, 基以外皆门廷也。” 2. 指门前、门口。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 “迟迟前涂尽, 依依造门基。” 3. 家业。 ▶ 《陈书‧陆琼传》: “此儿必荷门基, 所谓一不为少。” 4. 犹门第。 ▶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 “始知登仕路, 终是藉门基。”参见“ 门第 ”。
- 门塞维克 即孟什维克。 ▶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 “ 俄国 的马克斯主义者分裂为布尔塞维克(多数派)和门塞维克(少数派)了。”参见“ 孟什维克 ”。
- 门垣 1. 宫门附近。 ▶ 《后汉书‧蔡邕传》: “今灾眚之发, 不于它所, 远则门垣, 近在寺署, 其为监戒, 可谓至切。” 2. 门户垣墙。 ▶ 唐 裴鉶 《传奇‧昆仑奴》: “我家门垣, 从来邃密, 扃锁甚严。” ▶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二摺: “我门垣从来邃密, 封锁甚严。”
- 门塾 1. 指闾门两侧之堂, 为乡里教化之所。 ▶ 《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 毛 传: “基, 门塾之基。” ▶ 陆德明 释文: “塾, 音孰, 门侧堂也。” ▶ 宋 陈祥道 《礼书‧塾》: “盖古者合二十五家而为之门塾, 坐父师、少师于此, 所以教之学也;坐里胥、邻长于此, 所以教之耕也。” 2. 家塾。 旧时家庭延师授课的地方。
- 门垛 门两旁向前方伸出的墙。 ▶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门垛子》: “《说文》: ‘垛, 门堂孰也。 ’ 段 注: ‘……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 其遗语也。 ’按今俗谓之门垛子。” ▶ 老舍 《月牙儿》二: “我倚着那间小屋的门垛, 看着月牙儿。”
- 门墉 1. 门口墙边。 ▶ 《南史‧循吏传‧杜骥》: “帝微行, 夜辄在 幼文 门墉间听其弦管。” 2. 指门和墙。 ▶ 宋 曾巩 《洪州东门记》: “在《雅》之《绵》, 古公亶父 徙宅于 岐 , 作为宫室, 门墉得宜应礼。” 3. 指门庭之间。 ▶ 唐 郑谷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诗: “半生悲逆旅, 二纪间门墉。”
- 门坑 全家活埋。 ▶ 唐 皮日休 《白门表》: “异时, 卒有不平者, 至是, 皆门坑之。”
- 门墙 见“ 门墙 ”。
- 门坎税 明 代的一种税收名。 ▶ 清 顾燮 《丹午笔记‧门槛税》: “ 万历 年间, 凡家中有大厅者, 即加门槛税, 故今人称大户曰‘是有门槛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