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uāngjiàng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23日或24日。参看〖节气〗、〖二十四节气〗。
- 霜 shuāng ㄕㄨㄤˉ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
- 降 jiàng ㄐㄧㄤˋ1)下落,落下:下~。~旨。~临。~旗。空~。2)...
- 鸿飞霜降 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 霜雁 秋雁。 ▶ 北齐 刘昼 《新论‧托附》: “夫含气庶品, 未有不托附物势以成其便者也。 故霜雁托于秋风, 以成轻举之势。” ▶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少章闻雁听鸡》之一: “霜雁叫群倾半枕, 梦回兄弟彩衣行。”
- 霜际 霜天的天际。 ▶ 宋 赵彦端 《惜分飞‧送江鸣玉归乌墩》词: “霜际寒云逗, 去年情味君思否?”
- 霜雪 1. 霜和雪。 ▶ 《庄子‧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2. 谓经受霜雪。 ▶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草木不霜雪, 则生意不固。” 3. 喻高洁的情操。 ▶ 汉 孔融 《荐祢衡疏》: “忠果正直, 志怀霜雪。”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虽遇尘雾, 犹振霜雪。” ▶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 严君 性沉静, 立志明霜雪。”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 仝 志怀霜雪, 操拟松柏。” 4. 喻指雪亮的剑光。 ▶ 唐 杜甫 《暮秋呈苏涣侍御》诗: “倾壶箫管动白发, 舞剑霜雪吹青春。” ▶ 仇兆鳌 注: “霜雪, 指剑光。” ▶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摺: “出匣纷纷霜雪寒, 入手辉辉星斗现。” 5. 指寒光闪烁的刀剑。 ▶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二: “袖中 赵 匕首, 买自 徐夫人 。 玉匣闭霜雪, 经 燕 复历 秦 。” 6. 喻指白发。 ▶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 “江湖漂短褐, 霜雪满飞蓬。” ▶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 “霜雪, 喻头白也。” ▶ 宋 苏轼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 “更欲河边几来往, 祇今霜雪已蒙头。” ▶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 “蒿目为时忧, 年未艾, 霜雪盈头。”徐怀中《西线轶事》: “一头青丝在短短几天之内, 以至是在一夜之间化为霜雪。” 7. 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摺: “则见那冬凌霜雪都堆在两眉间。” ▶ 《花城》1981年第6期: “ 王嘉 却像输了球的运动员, 满脸霜雪, 十分恼怒。” 8. 喻阴冷的环境, 严酷的遭遇。 ▶ 清 郑燮 《怀舍弟墨》诗: “含凄度霜雪, 努力爱秋春。” ▶ 丁一岚 《<燕山夜话>再版序》: “这本《燕山夜话》虽遇严酷的霜雪, 却并未失去勃勃生机。”
- 霜阵 阵阵飞霜。 ▶ 宋 程大昌《万年欢》词: “何期到, 青女 专时, 露华忽变霜阵。” ▶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三: “逃酒人随霜阵北, 谈兵心逐海潮东。”
- 霜雰 霜雰拼音:shuāng fēn 注音:ㄕㄨㄤ ㄈㄣ 词语解释亦作“ 霜氛 ”。寒气。 南朝 梁元帝 《幽逼》诗之三:“松风侵晓哀,霜雰当夜来。” 唐太宗 《出猎》诗:“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翠红。”
- 霜闺 1. 孀居的女子卧室。 霜, 通“ 孀 ”。 ▶ 唐 李白 《塞下曲》之四: “萤飞秋窗满, 月度霜闺迟。” 2. 指孀居的女子。 ▶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塞客衣单, 霜闺泪尽。”一本作“ 孀闺 ”。
- 霜霏 白色迷蒙的云雾。 ▶ 唐 许敬宗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 “油云澹寒色, 落景霭霜霏。” ▶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霜霏碧瓦尚生烟, 日泛彤庭已集仙。”
- 霜镝 锐利的箭。 ▶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 “鸣骥横厉, 霜镝高翬。”
- 霜霭 秋夜迷茫的月色。 ▶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 “临玉墀之皎皎, 含霜霭之蒙蒙。”
- 霜镜 明镜。 喻明察清廉的官吏。 ▶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 “冰壶精鉴, 遥清 玉垒 之郊;霜镜悬明, 下映 金城 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