繑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qiāo ㄑㄧㄠˉ
1)套裤上的带子。
2)一种缝纫法,把布帛的边向里卷,然后缝起来,外面不露针脚:~边儿。~一根带子。
- 繒 zēng ㄗㄥˉzèng ㄗㄥˋ1)均见“缯”。
- 繐裳 用细而疏的麻布制成的丧服。 ▶ 《礼记‧檀弓上》: “ 县子 曰: ‘綌衰繐裳, 非古也。 ’” 孔颖达 疏: “繐, 布疏者。” ▶ 唐 刘禹锡 《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 “嫠也, 繐裳髽首, 有正家之道。”
- 繓 zuǒ ㄗㄨㄛˇ1)结。2)缝馀。3)古书上说的一种丝织品。4)古书上说的一种病,臂屈而不能伸。
- 繐衰 古代小功五月之丧服。 用细而疏的麻布制成。 ▶ 《仪礼‧丧服》: “繐衰者何?以小功之繐也。” ▶ 郑玄 注: “凡布细而疏者谓之繐。” ▶ 《礼记‧檀弓下》: “ 叔仲皮 死, 其妻 鲁 人也。 衣衰而缪绖, 叔仲衍 以告, 请繐衰而环绖。”
- 織 zhī ㄓˉzhì ㄓˋ1)均见“织”。
- 繐幕 灵帐。 ▶ 元 元怀 《拊掌录》: “其孺人性素严, 呼入繐幕中诟之曰: ‘路哭何因无泪?’”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卜居求安》: “盖棺已久, 繐幕空悬。”
- 繕 shàn ㄕㄢˋ1)见“缮”。
- 繖 sǎn ㄙㄢˇ1)同“伞”①。
- 繐帐 1. 用细而疏的麻布制成的灵帐。 ▶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 “于台堂上安六尺床, 施繐帐。” ▶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繐帐犹悬, 门罕渍酒之彦;坟未宿草, 野绝动轮之宾。” ▶ 唐 刘禹锡 《哭庞京兆》诗: “今朝繐帐哭君处, 前日见铺歌舞筵。” ▶ 吕志伊 《读史感赋》诗: “而今立马西陵望, 铜雀台 荒繐帐空。” 2. 泛指布帛制成的帐幕。 ▶ 明 徐渭《雪》诗: “天孙纤手裁素罗, 繐帐横施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