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uōchū
(1)
[exclude]∶指出生或孵化时脱出
当幼虫从卵中脱出时
(2)
[escape;extricate from]∶摆脱的行为或事实
脱出地心引力
(3)
[prolapse]∶向前、向下或向外脱落或滑出(如在器官脱垂中)
- 脱 tuō ㄊㄨㄛˉ1)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
- 出 1)(??齣)chū ㄔㄨˉ2)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3...
- 脱剑 1. 解下佩剑。 比喻弃武修文。 语出《礼记‧乐记》: “裨冕搢笏, 而虎贲之士说剑也。”说, 通“ 脱 ”。 ▶ 《孔子家语‧辩乐》作“裨冕搢笏, 而虎贲之士脱剑”。 ▶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 “忆昔皇运初, 众宾俱龙骧;解巾佐幕府, 脱剑升明堂。” 2.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 延陵季子 将西聘 晋 , 带宝剑以过 徐君 。 ▶ 徐君 观剑, 不言而色欲之。 ▶ 延陵季子 为有上国之使, 未献也。 然其心许之矣。 致使于 晋 , 故反, 则 徐君 死于 楚 ……于是 季子 以剑带 徐君 墓树而去。 ▶ 徐 人嘉而歌之曰: ‘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 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后以“脱剑”用为悼念亡友之典。 ▶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二: “悲来欲脱剑, 挂向何枝好?”
- 脱凡 脱离凡俗。 ▶ 明 李东阳 《拟杨文懿公谥议》: “及播而为纪述制作之文, 奇耸健拔, 脱凡化腐。”
- 脱剥 1. 剥去;脱掉。 ▶ 宋 王令 《梦蝗》诗: “雍雍材能官, 雅雅仁义儒, 脱剥虎豹皮, 假借 尧 舜 趋。” ▶ 《水浒传》第四十回: “当时 阮 家三弟兄都脱剥了衣服, 各人插把尖刀, 便钻入水里去。” ▶ 《天雨花》第二回: “谁知他奶奶十分利害, 知了此事, 登时把媳妇脱剥衣裳, 吊在树上打了一百皮鞭。” 2. 同“ 脱膊 ”。 ▶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三摺: “你二年无对手也, 则有今年。 若是再无对手呵, 这银碗花红表里段匹, 就都赏你。 香客还未全哩, 等香客来全了时, 脱剥下来搦三遭。”
- 脱冠 1. 脱帽。 ▶ 唐 韩愈 《送惠师》诗: “脱冠翦头发, 飞步遗踪尘。” 2. 脱去冠冕。 喻官吏去职。 ▶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归客遂海隅, 脱冠谢朝列。” ▶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呈李功曹》诗: “勉君脱冠意, 共匿无何乡。”
- 脱剥杂剧 指 元 曲中的武戏。 ▶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摺: “我试数几段脱剥杂剧, 做一段老令公刀对刀, 小尉迟 鞭对鞭。”
- 脱化 1. 发展变化。 ▶ 明 李贽 《与焦弱侯太史书》: “昨阅《近溪子集》, 深叹此老日进一日, 脱化如此, 故知人不可以无年也决矣。” ▶ 清 恽敬 《答来卿书》: “读文则湛浸其中, 日日读之, 久久则与为一, 然非无脱化也。 ▶ 欧公 每作文, 读《日者传》一遍, 欧 文与《日者传》何啻千里, 此得读文三昧矣。” ▶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 韩致尧 诗: ‘树头蜂抱花颚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 邵复孺 词: ‘鱼吹翠浪柳花行。 ’由 韩 诗脱化耶?抑与 韩 诗暗合耶?” 2. 尸解羽化。 ▶ 明 单本 《蕉帕记‧超悟》: “炼丹砂, 今日里方脱化。”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珠儿》: “冤闭穷泉, 不得脱化。”
- 脱兔 tuōtù逃走的兔子:动如~(比喻行动迅速,像逃走的兔子一样)。
- 脱卒 谓漏服更卒徭役者。 ▶ 《史记‧酷吏列传》: “是时天子方欲作 通天台 而未有人, 温舒 请覆中尉脱卒, 得数万人。” ▶ 明 刘基 《通天台赋》: “发脱卒于 温舒 , 景 雍 上之高明。”
- 脱免 脱身免祸或免罪。 ▶ 唐 杜甫 《入衡州》诗: “久客幸脱免, 暮年渐激昂。” ▶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摺: “你着我怎动转?怎脱免?” ▶ 《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 “次子 留儿 , 因去寻亲戚商议, 先不在家, 亦得脱免。” ▶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 “杀而榜诸衢, 前后死者百辈, 无得脱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