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áowū
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
- 茅 máo ㄇㄠˊ1)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
- 屋 wū ㄨˉ1)房,房间:~子。~宇。房~。2)家:“吴中过客莫思家,江...
- 土阶茅屋 tǔ jiē máo wū 【解释】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出处】《周书·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拼音码】tjmw【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住房简陋
- 茅屋采椽 máo wū cǎi chuán 【解释】指住宿简陋【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拼音码】mwcc【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住宿简陋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基本解释:诗篇名。唐代杜甫作。作者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住茅屋曾被秋风刮破,并受夜雨侵扰。本诗描写了这段经历,由此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简介】 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资助,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还有许多的小孩子来扯茅草,耻笑杜甫.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本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十课,苏教版9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单元.【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释】 1秋高:秋深 2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 3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4挂罥(juàn):悬挂。 5忍能:怎能 6入竹去:跑进竹林。 7俄顷:不久,顷刻之间。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 8布衾(qīn):棉被。 9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了;恶卧,睡相不好。 10床头屋漏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照射,“床头屋漏” 泛指整个屋子。 11雨脚如麻:形容雨水密集。雨脚:雨点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12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如何挨到天亮)彻,通,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 13安得:如何能得到。 14大庇(bì):全部遮盖、保护起来。庇:遮蔽、保护。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15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乌云密布的样子) 16突兀:高耸的样子 17见:同“现”,出现。【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雨还是像下垂的垂线一样密集并下个不停。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 茅封草长 茅封草长 基本解释:茅:茅草;封:封闭;长:生长。长满茅草。形容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 茅屋草舍 茅屋草舍 基本解释: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 茅寮 亦作“茆寮”。 草屋;茅草棚。 ▶ 宋 刘克庄 《送陈霆之官连州》诗: “茆寮愁问宿, 峡石善惊船。” ▶ 廖之雄 《五朵红云》三: “ 五指山 尖, 红云朵朵, 霞光普照着 黎 家的茅寮和山洞。” ▶ 刘平 《赤胆忠心‧紧急任务》: “哨兵在问清楚了她的来历后, 把她领到一个茅寮(用竹草搭的窝棚)里去。”
- 茅室蓬户 茅室蓬户拼音:máo shì péng hù 注音:ㄇㄠˊ ㄕㄧˋ ㄆㄥˊ ㄏㄨˋ 成语解释茅室蓬户【拼音】:máo shì péng hù【解释】:茅:茅草;蓬:飞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极其简陋。【出处】:《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 茅山 山名。 在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 原名 句曲山 。 相传有 汉 茅盈 与弟 衷 固 采药修道于此, 因改名 茅山 。 ▶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止于 句容 之 句曲山 , 恒曰……昔 汉 有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 故谓之 茅山 。”
- 茅室土阶 茅室土阶 基本解释: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茅岭 即 茅山 。 山在今 江苏省 句容县 境内。 ▶ 《晋书‧许迈传》: “立精舍于 悬溜 , 而往来 茅岭 之洞室, 放绝世务, 以寻仙馆。” ▶ 南朝 梁 萧纶 《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 “既而到于 句容 , 登于 茅岭 , 以此地神仙之宫府, 灵异之栖托, 往不能返, 遂卜居焉。”参见“ 茅山 ”。
-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拼音码】msdk【灯谜面】麻黄汤发汗恍然大悟【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英文】suddenly see the light